三原城隍庙

(景点评级:A)
“毕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您知道这句话夸的是我国的哪座建筑吗?那当然是我国...
想去:2468 人 去过:765 人
三原城隍庙_2020游三原城隍庙
“毕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您知道这句话夸的是我国的哪座建筑吗?那当然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建筑——“三原城隍庙”啦! 三原城隍庙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城关镇东大街中部,创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总建筑面积为13390平方米,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据相关统计显示,它是我国现存规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如今已经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原城隍庙的整个建筑群体现了宫殿式建筑特点,即采取多层院落、纵深发展、中轴为线、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
主体建筑城隍殿位于中轴线的北端,东西两廓的连廊以及钟楼和鼓楼分别设置在中轴线的两侧,中间是一条主殿的笔直甬道,甬道上建有木牌坊和石牌坊各两座。
所谓重重院落重重门,来到三原城隍庙,便像是到了一个微型的皇宫。
您看,这里:殿楼廊亭,富丽堂皇;琉璃盖顶,鎏金溢彩;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每一处布置,每一种设计,都显示出了无限的庄严与威仪。
相信您对城隍庙一定不陌生。
就算从前没有去祭拜过,您也应该在《聊斋》这本名著以及它的系列影视剧中,听说过它的名号。
可是如果澄海cc网问您,城隍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相信您也不太清楚吧?澄海cc网查过资料,古籍中说过去的每个地方都有保护神,农村的保护神是“土地神”,城市的保护神则是“城隍”,城隍庙就是城里人供奉城隍的庙宇。
城隍的来由是,在古代,古人造城的目的是保护城里百姓的安全,为了确保这一点,城池外一般都会修建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
而“城”通常是指挖土筑就的高墙,而“隍”则是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城隍一词由此而来。
相传,古长安是城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根据《长安县志·王曲城隍庙会》记载,“相传楚汉荥阳之战中,汉将纪信假扮成汉王,解救刘邦出围,致被项羽烧死。
刘邦得天下后,封纪信为十三省总城隍,在长安王曲建庙立祠,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
”因而,汉代的纪信成了城隍最早的人格神。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城隍信仰一直在不断地增强,到了唐代时,城隍祭祀在全国各地已经蔚然成风。
直至宋代,城隍神更是被正式列入祀典,并明确规定,新官到任三日内,必须到城隍庙拜谒(yè)。
澄海cc网在想,也许宋王朝想通过借用神明的威力来管制这些远离中央的地方官吏吧。
此后,宋代皇帝尊封王曲城隍纪信为“忠佑安汉公”,元王朝继续追封纪信为“辅德显忠康济王”。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大封天下城隍,广修各地城隍庙,总而言之,今天流传下来的城隍庙大都是明王朝是建设或者修缮的。
除了扩建庙宇,明太祖还组织完善了祭祀城隍的相关制度:明代规定城隍神与现世行政机构相对应,但是城隍的职能比现世行政长官还要高一些,以此达到对地方官吏和百姓的精神统治。
此外,古长安最古老的王曲城隍还被明王朝封为“忠烈侯”,享受正三品爵位。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施行,明代的城隍祭祀活动比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显得更加重要和隆重。
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继续沿用了明代的城隍的相关制度。
后来,许多宗教活动也渐渐渗入到城隍的祭祀活动中,道教的做法更加“粗暴”,他们直接把城隍纳入自己的神系,把他称作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的神明,并赋予城隍管领阴间的亡魂的职责。
那个时候,城隍庙大都被纳入市道家的势力范围内。
难怪《聊斋》里的鬼魂害怕城隍,原来是被道家赋予了这层意志。
您想参观参观这座宫廷式的城隍庙吗?想想见识一下三原城隍的真实面具吗?想感受一下在《聊斋》中法力无边的城隍吗?快随澄海cc网进入瞧瞧吧!


景区内部景点:

城隍殿、鼓楼、廊、门楼牌坊、三原城隍庙、戏楼、展览室、钟楼、照壁、“明灵奠佑”牌坊、“明灵保障”石牌坊、“陟降在兹”木牌坊


景区开放时间:

夏季8:30~17:00冬季9:00~17:00

景点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城关镇东大街33号

景点图片
上传图片
最新